车轮滚滚,汽笛声声。夏日的八月,一列载有165辆一汽整车的“长满欧”中欧班列再次出发,从长春兴隆铁路口岸缓缓驶向远方. 这是吉林省首条中欧班列,从长春出发,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直达欧洲内陆. 中欧班列“长满欧”以高频率往返于长春和欧洲之间,加速了吉林省与欧洲之间的经贸往来. 通过“长满欧”,货运管理系统吉林省不仅摆脱了进出口产品仅依赖沿海沿边和空港口岸的限制,还扩大了对外开放的半径,促进了支柱产业的发展,为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内陆开放高地、打造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全新的路径.
“长满欧”中欧班列自2015年开通以来,每个月都保持着6列的发车频率。主要运输的产品包括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等. 据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崔岩岩介绍,至今为止,“长满欧”已经运输了82000标箱的货物,总价值达到240亿元人民币. 在出口货物中,本省货物占比达到了60%. 越来越多的“长春造”和“吉林造”的商品通过中欧班列走出国门。
在“长满欧”开通之前,人们普遍认为长春并不是东北地区的物流中心. 因为东北地区有沈阳铁路局和哈尔滨铁路局两大铁路中心站,还有大连和营口两大港口. 相比之下,长春被视为物流的“盲区”。然而,如今,“长满欧”运输量越来越大,货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来自东北三省、环渤海地区、华北地区以及东北亚国家的货物都在这里完成国际通运和转运。长春正逐渐从物流“盲区”转变为物流“高地”.
2021年4月,吉林省第二条中欧班列“长珲欧”正式开通. 这是珲春自开港以来首次完成跨洲际铁路运输。通过中欧班列的开通,吉林省的物流通道得到进一步拓展,也为吉林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欧班列的开通为吉林省带来了多重好处. 首先,它打破了吉林省进出口产品只能依赖沿海沿边和空港口岸的限制,为吉林省的出口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 其次,中欧班列的运营加快了吉林省与欧洲的经贸往来,有助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 最重要的是,中欧班列的开通促进了吉林省支柱产业的发展,为吉林省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通过“长满欧”和“长珲欧”中欧班列的运营,吉林省的地理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吉林省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与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邻,地理位置优越。中欧班列的开通,货运管理系统将吉林省与欧洲内陆连接起来,为吉林省的对外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便捷的物流通道.
“长满欧”中欧班列的开通,为吉林省打开了一扇通向欧洲市场的大门. 未来,随着中欧班列的不断发展壮大,吉林省将进一步加强与欧洲的经贸合作,吸引更多外资和先进技术引进,推动吉林省经济的创新发展.
吉林省正致力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提升自身的开放水平. 中欧班列的开通为吉林省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平台. 吉林省将进一步优化物流通道,提高物流效率,吸引更多的国际货物通过中欧班列进入吉林省,促进吉林省与欧洲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